新华网河北频道6月16日电(魏会博)这是一个蓬勃而富有活力的时代,动力源于互联网,爆发于“互联网+”。 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改变着经济的格局,影响着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河北,环绕京津,拥有网民大省、工业大省、农业大省等一系列称号。从大省到强省,河北一直在路上,而“互联网+”也被业内认为是其弯道超车、跨越赶超的机遇。在2015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 河北峰会上,与会的多名经济学家、业界大咖支招河北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绿色崛起。 工业转型升级有了新路径 河北是工业大省,拥有钢铁、玻璃等优势产业,随着大力污染防治持续推进,这些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巨大。而“互联网+”则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就是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结果,这种‘虚实结合’的核心是数据驱动下的工业制造。”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说,通过“虚”的互联网和“实”的制造业结合,减少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赋予C2B新的含义,即消费者和工业企业的直接对接。 吕廷杰介绍,澳大利亚等地已经开始探索这种模式。比如消费者在超市购买了某个商品,数据中心就会自动记录并通过数据中心传输到生产企业,企业则按需生产,实现了零库存,达到了生产资料的高效配置。 其实,国内也有部分工业企业在进行互联网的实践。海尔的佛山工厂采用了全程订单执行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与设备互联、设备与物料互联、设备与人的互联,从而构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其首批50万个用户参与定制的洗衣机已经开始生产。 工业是河北的优势,因此河北的互联网+工业大有可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东告诉本网,通过传统工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生产出高端、附加值高的产品,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他认为,大项目、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明显,有助于建立产业链条。“政府的作用同样很大,应多给予政策的支持,而不仅仅是资金。” 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同样认为河北要把产业优势发挥出来。“河北的互联网+制造业应该从基础产业抓起,形成自然生态和产业生态。从内向到外向,把产品优势变成品牌优势,再变成市场优势。”郭源生说。 郭源生表示,河北需要重视科学成果转化、市场准入的环境与条件、人才流向等问题,为企业、企业家创造良好的氛围,从产业政策上形成“政产学研用服”六位一体的协同发展。 创新创业热潮不能错失 在此次大会上,“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创业热潮成为最火爆的话题。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创新创业也是河北快速发展不容错过的机遇。 “我们处于前所未有的创业和创新环境中。”小天鹅集团总裁何永智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下,传统企业都在争相拥抱“互联网+”,人人以创业创新为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对于“互联网+”时代的评价是“这是个美好的时代,是机遇遍地的时代”。 当前,众创空间、众筹、众包等新的模式接连涌现,为创业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也降低了创业门槛。“在过去,创业者要建工厂、生产线。而这个时代的创业者,只需要租用,没资金还可以找众筹。”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社说,各种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出现,政府也出台不少优惠政策,这些都为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 李新社还支招创业期的中小企业,他说,中小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人才,但一定要有核心的竞争力。同时,应该积极参与到商业平台构建中,抓住各种机会。他举例说,比如大企业把设计任务分散邀请的时候,小型设计企业要尽量参与进来,这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途径。 近一段时期,河北发布多项规定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改造、引进和支持创建一批众创空间,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在融资、财税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 那么河北应该如何激发更大的创业和创新活力?陈金桥告诉本网,创业和创新是自下而上的,主体是企业和企业家,因此政府除了出台政策优惠之外,还要思考去做减法。他认为,政府应该把一些不适合当下发展的制度进行改革,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让创新创业成为推动河北发展的新引擎。
|